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教务处

深耕细作抓常规 提质增效谱新篇——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作者:赵 越 发布时间:2025-07-02 08:04:39 浏览次数:
     本学期,教务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各个部门、年级的配合下以及全体老师的支持下,紧扣“提质增效”核心,以教学视导、竞赛培育、教师发展、校际交流为抓手,系统推进各项工作,在实践中形成多元育人合力。
 
  聚焦课堂实效 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课堂实效提升,本学期仍然坚持分阶段、分年级开展系统性教学视导工作。
  3月,聚焦高三年级,开展课堂教学行政视导,通过深入课堂调研精准把握复习备考情况,针对教学难点与策略漏洞提供靶向指导,为高考冲刺阶段教学质量提升筑牢根基。
  4月,着眼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帮学结对课堂教学视导,重点追踪师徒互助模式下的课堂互动效果与教学方法传承,推动教师群体在互学互鉴中实现教学能力共进阶。
  5月与6月,先后开展高一、高二年级课堂教学行政视导,通过常态化督导机制强化基础年级教学规范,从课堂组织、知识落实到学情反馈进行全链条评估,为各学段教学策略动态调整提供实证依据,形成“精准诊断—对症指导—持续优化”的课堂质量提升闭环,切实将对课堂实效的重视转化为教学管理的常态化行动。
 






 
  此外,从高三年级的南通联考、基地联考、淮安市统测到高一、高二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教务处积极组织学业阶段测试并及时反馈考试成绩,为教学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聚力竞赛育人 学子摘冠夺魁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竞赛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构建起系统化竞赛培育体系,在多领域赛事中斩获佳绩。
  5月,组织学生参与第三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28名学生脱颖而出,杨竞尧、王曌星等4人勇夺特等奖,学校被评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于敏校长获“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殊荣,彰显了我校科技教育领域的引领力。
  同期开展的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江苏省决赛中,158名学子登上省级领奖台,谷玉婷等9人斩获省一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展现语文素养培育的深厚积淀。
  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江苏省区域赛中,152名选手崭露头角,朱炳弛、冀俊同等4人摘得省一等奖,实现科技与人文竞赛的双轨突破。










 
  学校通过常态化竞赛组织、专业化指导团队建设与全过程培育机制,将竞赛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让更多学子在高水平赛事中绽放光彩,切实将对竞赛育人的重视转化为育人质量的显著提升。
  赋能教师成长 构建发展平台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多维度构建成长平台激活教师发展动能。
  4月,举办第二十四届“而立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以赛促练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技能展示舞台,推动教学素养进阶。
  同期组织“AI精准赋能,数据驱动课堂变革”淮安区融合教研教学研讨活动,引领教师接轨智能教育前沿,革新教学理念与模式。
  3月和4月,承办淮安区“岗位大练兵 教学大比武”高中英语、物理、生物优课竞赛,以区域赛事承办为契机,打造跨校交流平台,促进教学智慧共生。
  5月,开展帮学结对徒弟汇报课展评,通过“师徒结对+成果展示”机制检验传帮带实效,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教师成长生态链。
 









 
  从赛事竞技到教研创新,从校内培育到区域联动,学校以立体化教师发展体系,将对师资建设的重视转化为专业成长的持续动能。
  校际互学提质 共谋教学发展
  我校高度重视通过校际交流汲取先进教学经验,构建常态化学习互鉴机制。
  3月6-7日,于敏校长亲自带队,组织高三年级管理团队与九科备课组长深入江苏省泰兴中学、南菁高级中学,聚焦高三备考策略开展沉浸式学习,从复习计划制定到培优补弱措施进行全方位对标,为优化本校高考冲刺方案注入新动能。
  5月8日,杨堃、杨益俊两位主任带领高二年级九科备课组长走进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西亭高级中学,围绕基础年级教学模式创新展开深度研讨,通过课堂观摩与教研座谈拓宽教学视野,推动高二教学方法迭代升级。

 

 

 
  从校级领导带队的高三备考专项考察,到学科骨干参与的高二教学模式探究,学校以“走出去、带回来”的务实举措,将对交流学习的重视转化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实效,形成跨校协同、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回望本学期,我校教务工作在有序开展中收获颇丰,教学视导的精准实施、竞赛育人的显著成效、教师发展的多元路径以及校际交流的深度开展,都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持续深耕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