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音乐人图鉴:用热爱奏响青春最强音
作者: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26 07:05:37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在淮安中学校史馆一楼西侧,有个不起眼的教室,在那里总有这样一群追光者——他们把琴房当作战场,让歌声化作翅膀,在“向美而行”的路上,将对音乐的热爱,熬成了通往理想院校的入场券。
今天,我们把两位淮中音乐生的故事合在一起发送。一位是从迷茫中锚定方向,最终叩开星海音乐学院大门的追梦者周经纬,用“离经叛道”的勇气打破常规,在校园舞台与日夜苦练中,让音乐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另一位是与钢琴相伴十载的瞿嘉璐,从“校园十佳歌手”到斩获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双合格证,再到圆梦南京艺术学院,她的每一步,都印着坚持与温情,更藏着淮中音乐班代代相传的互助与传承。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一蹴而就”的奇迹,只有琴键上的晨光、深夜里的坚持,以及身后师长同窗的温暖托举。或许前路总有遗憾与挑战,但这份“把热爱做到极致”的信念,正是淮中学子最动人的模样。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音乐筑梦路,听听那些关于理想、汗水与成长的旋律。
从淮中到星海音乐学院:“离经叛道”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音乐与理想:找到人生另一种可能
我与音乐的缘分,早早就刻在了成长里。幼时学电子琴,后来断断续续弹吉他、练钢琴,音乐就像一位沉默的伙伴,陪我度过一次又一次挫折,帮我重新振作。
最初,我并未想过让音乐成为“主业”。文化课成绩不错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规划人生:把爱好暂放,拼高考、进好大学、选好专业,等生活安定了,再拾起音乐丰富业余。直到一个个与音乐相关的瞬间,彻底改写了我的想法。
关注音乐学院公众号时,上海音乐学院一篇“985医学生退学考音院”的文章,给了我巨大震撼。这位2021级“老新生”弃医从艺、放弃安稳选择热爱的“离经叛道”,让我突然醒悟:生活从不是只有一种活法,我们本可以为热爱而活,不必循规蹈矩过“半推半就”的人生。一颗追求音乐的种子,就此在我心里埋下。
在淮安中学的日子里,音乐更成了我归属感的来源。作为外地学生,初来乍到的我难以融入集体,直到高一参加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我不仅拿到“十佳歌手”称号,更和十几位来自不同班级、年级的同学因音乐相识,成了彼此重要的伙伴。比赛结束后,我们在中心路大屏前一起寻找彼此身影的瞬间,我真切感受到:音乐能让人相聚,能让人不再孤独。

2022年第31届十佳歌手
高一下学期选科分班后,进入文科名校班的我陷入迷茫:凭成绩走普通高考,上一本、找安稳工作并非难事,可艺考被说“就业难”,放弃“康庄大道”值得吗?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够格。直到第一次站在摇滚音乐节的草地上,大地随鼓点震颤,心跳与之同频,全场人不分地域、年龄,都被音乐连接成一个整体——没有烦恼,只有纯粹的热爱。那一刻,我清晰地感受到“活着”的力量,随波逐流的心态彻底消散,“以音乐为理想”的念头愈发坚定。

2023年太湖音乐节
我始终觉得,理想是人生最珍贵的光。有人因辩论赛立志当律师,有人因解出难题想做教师,有人因火箭升空向往宇宙……理想不分大小,却能在严峻的高考形势(分数线上涨、文科就业难)里,帮我们在“现实”的高墙下守住净土。就像太湖湾音乐节上,GALA乐队唱起《追梦赤子心》的那个金色下午,当所有人齐声喊出“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我看见每个人心底的理想,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欢笑与汗水:追梦路上,从不缺温暖与力量
追梦或许要独自前行,但在淮安中学的三年,我从未孤单。丰富的校园活动给了我太多锻炼机会:参加朗诵社表演、两次登上十佳歌手舞台(第二次以返场歌手身份)、和同学组建学校第一支学生乐队“清楚乐队”……这些满是欢笑的经历,成了我高中最难忘的回忆。

2024届高三毕业典礼

清楚乐队
可把爱好变成专业,远没有想象中轻松。音乐教育专业考试涵盖声乐、乐器、乐理、练耳、视唱,每一门都不能松懈。
声乐像“玄学”,老师教的感觉和自己唱的总差一点,只能反复练习、录音复盘,直到满意。
器乐靠日积月累,即便有钢琴基础,练高考曲目仍吃力,最长一次我一天坐6个多小时琴凳,只为练顺一处细节。
“小三门”(乐理、视唱、练耳)分值虽小却关键,我们每天至少做两套卷子,记录成绩、对比进步,在老师“严格又有爱”的教学里,专业水平飞速提升。
对志在音乐学院的艺考生来说,12月省统考只是起点——还需通过校考,且文化课达本科线,才有报考资格。于是我开启“双线作战”:高二下学期白天学文化课,晚自习在音乐教室练到半夜,回家还要忍着困意写作业。后来为冲刺艺考,虽和文化班进度脱节,仍坚持找老师补文化课,生怕文化课拖后腿。
校考更像音乐生的“成人礼”,难度和压力远超统考,但也让我看清“外面的世界”:走进专业艺术院校,见识到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或许微不足道。对付内耗的最好办法是行动,那段时间,一天练7、8个小时成了家常便饭。好在努力有了回报:我不仅拿到星海音乐学院校考合格证,还在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中取得全国第七的好成绩——这是通往理想的“通行证”。

省统考笔试
2月校考结束回到学校时,距离高考只剩3个月,我早已跟不上高三节奏。万幸的是,淮安中学这个“大家庭”给了我太多温暖:班长帮我找齐落下的课本,带我适应班级变化;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针对我的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帮我在最后关头稳住了文化课,为高中三年画上圆满句号。

星海音乐学院留影
致学弟学妹:关于规划、努力与选择
1. 提前规划,允许意外:不用做太宏大的计划,但要清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长期规划有大纲即可,不必纠结细节,毕竟未来充满未知,要给意外留空间。
2. 高分是硬道理,努力不羞耻:“选择大于努力”有道理,但高中阶段,“努力”才是拥有选择的前提。别因努力难为情,积极尝试一切能提升成绩的正当方法。
3. 理想要结合实际:有理想的人值得尊敬,但要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找合理的方式去实现目标,别盲目冲动。
4. 艺考从不是“捷径”:若没有对艺术的兴趣,别因“低分上名校”的噱头选艺考——艺考的难度和付出,远超想象。
5. 致追梦的你:如果和我一样热爱音乐、走在艺考路上,别怕孤独与未知。翻过“艺考”这座山,前方一定有广阔的星辰大海。我在星海音乐学院,等你们来!
关于星海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与舞蹈专业学府,在全国乃至国际艺术院校中都有一定的地位。
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星海音乐学院位居全国第353名,名列中国艺术类大学排名第20名,位列广东省大学排名第23名。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星海音乐学院荣膺中国四星级大学(4★)美誉,跻身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行列。
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星海音乐学院位居全国第296名。其中,音乐学、音乐表演等专业荣获中国六星级专业(6★),挺进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专业荣得中国五星级专业(5★),晋升世界知名专业、中国一流专业行列。
在国际上,星海音乐学院通过与海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如与英国班戈大学、英国赫尔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等开展国际本科2+2项目,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
瞿嘉璐:用十年热爱,谱写筑梦乐章
当南京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真真切切递到手里时,我才敢相信,在淮安中学音乐班的这三年,那些浸着琴键温度、裹着歌声的日子,真的为我的青春画下了一段圆满的休止符。而接下来,在六朝古都的艺术园地里,我又要开始写新的乐谱了。
记得幼儿园时,我第一次把胖乎乎的小手放在钢琴键上,那声清脆的“哆”,一下就勾住了我。这一喜欢,就是十年。上了中学,又迷上了唱歌,跟着老师一句句学发声,慢慢琢磨怎么把情感放进歌里。后来能进淮安中学音乐班,和一群爱音乐的同学一起练琴、唱歌,还有陶老师手把手教我们乐理、抠细节,我总觉得,这是我离音乐梦想最近的开始。
刚上高一那会,一看见校园舞台的聚光灯,我就紧张得手心冒汗,是陶老师没嫌我笨,一点点教我气息怎么稳、声音怎么放,还总说“别怕,把台下当空教室”。练得多了,胆子也大了,2022年拿“校园十佳歌手”的时候,我站在台上,听见台下的掌声,突然明白:唱歌不只是张嘴唱,更是要把心里的话传给听的人。从那以后,不管是学校礼堂的小演出,还是外面的比赛,每一次登台,都是我跟自己的紧张“打架”,打赢一次,就打赢一点。


高一那年,我跟陶老师说“想考中国音乐学院”,她没泼我冷水,只是认真地跟我说:“国音是顶尖的地方,要走这条路,得有人帮你,也得记住咱们音乐班的人一直都在。”后来我才懂,她说的“帮”,不只是北京的名师,还有身边的每一个人。统考那几天,上届考去南师大的师哥专门来送考,塞给我暖手宝,说“别慌,咱们淮中音乐班的都能行”;在北京集训卡壳的时候,班里同学隔着屏幕告诉我,“陶老师之前教的共鸣技巧,你试试这样调整”;有时候深夜在琴房练得累了,班级群里会突然弹出消息:“嘉璐,加油!我们都是你的和声组!”
带着这些暖乎乎的鼓励,我每周往返北京和淮安。在国家大剧院看歌剧,盯着演员的表情琢磨怎么把情绪融进演唱;在国音的琴房跟各地的高手一起练,哪怕输了也不气馁——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拼。后来拿到国音和浙音的合格证,我第一时间发到班级群,看着满屏的“太棒了”“恭喜你”,眼眶一下就热了:原来追梦的时候,身后真的有一整个“合唱团”在陪着我。
不过省统考的时候,我也栽过跟头。音乐表演全省92名、音乐教育134名的成绩,其实还算满意,但练耳科目偏偏掉了链子。现在想起来,还是因为太紧张,光顾着抠难题,反倒把基础的东西漏了。这件事也给我提了个醒:不管专业多好,基础永远不能松,心态更得稳。
好在校考的时候,我把这份教训记在了心里。站在国音的考场上,我深吸一口气,把在北京练的沉稳都拿了出来,唱的时候想着陶老师教的技巧,想着同学的鼓励,最后听见考官说“不错”,才松了那口气。那些对着镜子练表情的晚上,那些在琴房里跟自己“较劲”的时刻,总算没白费。

和陶光菊老师(中)合影
虽然最后因文化课差了十多分,没够上国音的线,但拿到南艺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也没太难过——毕竟我为热爱拼过了,而且南艺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人生哪有那么多“必须怎样”,把喜欢的事做到尽力,就不算辜负青春。
现在想跟学弟学妹们说几句心里话:喜欢音乐,就别轻易放弃,但也别光顾着练专业,文化课、心理素质都得跟上。平时多参加模拟考,不是为了刷分,是为了练心态;想考哪个学校,就去研究它要什么样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练,比瞎使劲管用。还有,别忘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是你追梦路上的“扶手”。
最后,真的要谢谢淮安中学,给了我们这么多登台的机会;谢谢陶老师,把我从一个爱唱歌的小姑娘,教成了能站在专业考场的音乐生;谢谢爸妈,不管我练到多晚,都等着我回家;也谢谢我的同学们,陪我一起熬过那些累却开心的日子。
南艺不是终点,是我音乐路上的新起点。我会带着在淮中学到的“向美而行”,继续唱下去,争取将来能为中国音乐出一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