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潘彦宇:写下即永恒,那些文字里的成长与感动
作者:潘彦宇 发布时间:2025-08-27 10:58:06
浏览次数:
今年夏天,我与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一起迎来了十八岁。有幸从初赛到复赛最后走向全国总决赛,在这一次次淬炼中,我与文字又走近了些,它的力量比我想象中的强大,它既是思想的艺术,亦是灵魂的碰撞,更是共振的寄托。文字落在我的生命里,镌刻出永恒。

记得初赛文题是《发现》二字,我在其中体悟风景与人文的交织,赋予了华山之旅更为深刻的意义。复赛时,我写下《定格记忆》,它让我意识到一些瞬间在去除数据化后,是可以更为纯粹而悠远的。夏风阵阵,文字浪潮将我带到了武大校园。我微微颤抖的手揭开了决赛的题目——《一线》,我在写作的两个小时内化为了一条轻盈的线,思考生命与希望的价值。在这一个个世界里,文字好比一个永恒朴实的存在,我享受着文字赋予的滚烫心脏,徜徉于它的温度成为一个自由者,我们酣畅淋漓挥洒着笔墨,写下对生命与世界书写不同的见解。回望这一路,文学让我成长,让我拥抱磅礴与渺小。

备赛期间,陪伴我的不仅是一页页纸扉,更是身边的师长同学。蔡娅雯老师细心的帮我留意赛程,不厌其烦的陪我斟酌词句,用她温柔的嗓音抚平了我的焦灼。张建霞老师整理了历年考题,向我分享了相关的书籍,她用经验为我点亮了前行的灯。班主任蒋家豪则像小太阳一般鼓励我,他常毫不吝啬的给予我夸赞与信心。还记得出发比赛的前一个晚上,银月当空,夏风微燥,我与徐浩洲老师讨论备赛方向,他让我知道:现代文写作不只是枯燥的应试,更是维护文字纯洁性的迫切需求;晦涩的文言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不同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表达。蝉鸣此起彼伏,一瞬我有些耳鸣,文字,原来是这样振聋发聩的存在。徐老师作为我的成长引路人,总恰如其分的为我注入灵感,让我不断思考。在这次佳绩的背后,是老师们的托举,伙伴们的鼓励,让我从学校的沃土走到了颁奖台下,时时诚念,爱与被爱。
经此一役,文字在我心中愈发神圣。“写下即永恒”,是的,文字是无形的桥,我们踩着各自的字句,竟都走到了珞珈山下。在这里,山水是砚台,文脉是墨汁。武汉大学的赛场像渡口,把那些在稿纸上独自泅渡的人,一下子拢到了同片屋檐下。原来,你也为一个比喻苦熬半宿,原来他也会对着空白页发呆,原来我们都在文字里,藏着相似的执拗与柔软。

还幸得聆听《一滴水流过丽江》作者阿来、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等大师的分享。温儒敏先生聊起文学教育,语气里满是恳切。他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让心变得柔软而有力量。”文学的根,不在赛场的胜负里,而在日复一日对文字的敬畏与亲近中。文学是无数灵魂在文字里击掌,是我们借彼此的笔,看见更辽阔的天地。
那些带给我感动与勇气的密密麻麻的人类语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尘埃,却有着共振的力量。那样的某一瞬间,我会相信永恒。
春生劲草,淋雪越朝。遥祝各位:执笔旷野,问鼎逍遥。
作者:高三1部17班 潘彦宇